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那时经济正在崛起,民风还是淳朴的,我脑子里还是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
我问我师傅,师傅,咱们这行会不会饿死?我会不会还没学到您的手艺就下岗了?我师傅瞟了我一眼,对,就是那种不屑的瞟了我一眼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需要咱们。那时我不懂,不理解,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我们生活在和平也没有战争,人民群众都在努力为自己更加美好的生活拼搏着的年代,怎么可能会有人找我们做反窃听检测呢?!放着这么美好的生活不踏踏实实过,做这么龌龊的事情干什么?
就这么着,带着疑问,我还是一头扎进了这行。
我师傅说,再美好的生活也挡不住有些人的欲念,他们想得到更多,想方设法的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所以才会用龌龊的手段取的自己的利益。我说,哦,我还是不理解。
事实是,很快,我就被打了脸。
以下是我遇到过的几百个案例中的典型的几例,仅作警示。因为我们不能泄露客户的任何信息,只能模糊的描述,请各位看官不要对号入座。
入行后接的第一个活,是在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城中村里。客户是村里的村主任。
恰逢换届选举。
在来之前,师傅告诉我说,客户感觉最近被人窃听了,对方也没有窃听到有价值的信息,只是用窃听来的家长里短经过添油加醋之后传播出去,败坏客户的名声。这个客户现在已经很谨慎,自己也做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是不想长期生活在这种阴影下。所以找到我们想找出东西。
事情的最后是,我们在客户家里的台灯里检查出了远程窃听器。当我们把东西拿到客户跟前时,客户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找出来就行了,我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也就是在这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美好的生活下面,仍然暗藏着龌龊。
有一次去某地帮客户做检测。
客户是一名公务员。正当壮年,组织正在公示人事任命。
客户找到我们说,感觉在办公室被偷拍、窃听了。我问他对方什么目的?客户想了一会说,可能是觉得我工作能力比较强,这两年业绩比较突出,局里想提拔我做科长,有人嫉妒了吧。
经过我们检测,在客户办公室的书架上,好多年都没动过的一部书籍里,发现了东西。那是一本比新华字典稍微薄一点的书,精装本,线装。客户说,因为是专业书籍,所以当时看完就放在书架上没有再动过。对方很小心,把书最内侧的一部分去掉放入窃听窃拍设备,在书的装订面打了一个几乎不被注意的小孔。
做完检测回去的路上,我跟同事说,如果咱们大意一点可能就遗漏了。同事说,我去,那么小的孔,谁能一眼就发现啊。我说,别人发现不了属于正常,你发现不了就是失败。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一线城市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客户。
客户找到我们的时候,描述的情况是,最近工程投标,接连失利。每次竞争对手仅仅以低于他们报价的1个点中标,而且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客户百思不得其解,怀疑过内部人透漏标的额,但是客户说参与投标的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而且都是知根知底的,平时待员工如兄弟,不可能有人会和外人串通一气,仔细想了一下还是怀疑自己公司内部有东西。
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情况作了分析研讨之后,制定了一套检测方案。
过程就不叙述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在客户的会议室里,在谁也想不到的地方找出了东西。
为什么猜不到呢?因为这个东西,大家谁也不可能把它想象成是一个远程偷拍窃听器!咖啡机,同款同品牌同型号的咖啡机!什么时候被谁掉包的都不知道。。。
这就可以解释客户的报价为什么都会被对方一清二楚了。因为在投标前,客户都会把参与投标的员工召集到办公室做一次投标模拟,自然而然,事就发生了。。。。
也是从这开始,我逐渐相信了师傅说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我们。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看完我说的这三个案列,你还觉得窃听离你很遥远么?违法犯罪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防范的成本。并不是我们生活在阳光下,所有人都会生活在阳光下,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愿看到你比他好,不愿看到辛辛苦苦的你赚的比他多,不愿看到自己龌龊的内心得不到满足。
反窃听,一直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事情。要知道,你的个人信息价值要远远高于对方的窃听、窃拍成本。他们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知道你不专业,也不舍得找专业人士帮你查找非法设备才会肆无忌惮的窃取你的信息。反窃听检测,从来都是一人藏,百人找的辛苦活。相对于个人隐私安全的价值,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反窃听检测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你必须要捍卫自己权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