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17天10起无人机扰航事件 “黑飞”屡禁不止
2、“黑飞”影响航班安全 一架飞机备降损失约10万
3、“黑飞”扰航或担刑责 未来需在管理上发力
焦点:双流机场成“黑飞”重灾区 已发生10起无人机扰航
4月14日14时05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附近净空保护区内,发现无人机活动,导致成都上空3架航班绕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地面航班等待5分钟。
此后17日、18日相继又发生两起无人机干扰航行的事件,针对3次“黑飞”事件,四川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了通报,然而,在4月21日、26日、27日和30日,短短17天内,双流机场发生了10起无人机扰航事件。
其实,无人机入侵净空并非仅是双流机场遇到,江北机场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今年2月26日,江北机场空管塔台接到报告,称在机场跑道南端洋人街、大剧院区域上空发现有无人机活动。为确保飞机航行安全,塔台随即指挥所有后续航班绕飞。这次事件造成江北机场当天中午1时25分至下午4时13分飞机进近方向被迫转向,多架出港航班地面等待。
“黑飞”屡禁不止 究竟是哪个环节有漏洞?
4月22日和23日,成都警方官方共通报了三例无人机非法飞行案件,并在通告中指出,鉴于这些行为尚未影响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对以上涉事人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但截至目前,前述10次“无人机扰航”案件的侦破进展尚未公布。“黑飞”频繁惹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对此一些网友和业内人士也是众说纷纭。
整治“黑飞”有法可依 然而实际执法不严
公安部在今年1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其中就对违反规定使用无人机做出了明确的罚则,还提出对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但对于该《意见稿》,有网友指出国家规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法,一些相关规定和办法也多为临时性、指导性规定,有关无人机的审批程序、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仍相对滞后,规定上的一些空白也致使对无人机的管理执法不严。
“无证飞行”现象普遍 安全防御系统有待提高
《2016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的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10255个,较2015年增长了近4倍。
但是神州明达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田真真告诉记者,实际上我国的无人机数量在2015年时就超过2万架,无人机操作人员也远比这个数字多。我国的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到全球的80%以上,去年无人机消费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
“现在针对无人机的‘黑飞’,行业内也不断的有系统进行安全防御,比如大疆无人机设有自带系统,在净空保护区内无人机无法飞行。”田真真表示,虽然现在有安全防御系统抵制“黑飞”现象,但是对于很多无人机行家来说,这样的系统是很容易被攻破的。
此外田真真还告诉记者,现在针对无人机“黑飞”的现象,已经有专业的无人机防御系统进行安全维护,对于在净空区监测到的无人机可以实时击落。但是由于国内外现有的防御技术与机场一些设备存在冲突,对飞机起飞和降落造成干扰,所以无法在机场周围大范围使用,在这方面业内人士也在进行探索和系统升级。
缺乏行业标准 网友质疑有“幕后黑手”
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警方严惩的口号,网友对此也纷纷表示质疑,究竟是无人机无意闯入禁飞区,还是有人恶意扰乱航空秩序?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析,“黑飞”的不断出现并不是所谓的玩家自己在玩火,而是某个系统背后的团队为了绑架某飞行器公司故意雇飞手威胁公众安全,其背后牵涉有利益团队,这样的说法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回应和认同。
算一算:任性“黑飞”影响航班安全 一架飞机备降损失约10万